“最牛”醉驾者“二进宫”体现醉驾的威慑力不够
前日,广州交警在一次查酒驾行动中,查获一名堪称全国“最牛”的醉猫。他的驾驶证在几个月前就因醉驾被吊销,这次他又无证驾驶并且醉驾,再次被刑事拘留。因醉驾“二进宫”,全国罕见。
广州拥有很多“全国罕见”,自不在意料之外,因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很多方面独占鳌头,正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回出现的这个“全国罕见”,却显然不在荣光之列,反倒是给广州这座荣光之城抹了黑。
当然,正如一个黑点,无损太阳的光辉,一个醉猫“二进宫”,不能代表广州醉驾问题的整体状况。不过,一粒老鼠屎也能坏了一锅粥,这样的“全国罕见”发生,对广州的形象,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实在有必要好好探讨。实施“醉驾入刑”一年多了,醉猫之所以敢一犯再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醉驾的查处还是不够严厉,对醉驾的威慑作用还不够。
记得,在今年4月底5月初,醉驾入刑实施一周年之际,媒体对于这一年来广州相关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广州醉驾入刑一年,492人入罪,四成是缓刑。而从去年9月30日至去年12月31日,全省醉驾入刑判处缓刑与实刑之比已上升至超过1:1;而其中部分情节轻微的“醉猫”在办理取保候审后,所受处罚比醉驾入刑前“醉驾者一律行政拘留15天”还要轻。因此,有交警认为,实刑判决过少,部分抵消了前期大量的调查取证努力。市民也因此大感到担忧,希望人大释法,堵塞量刑不一的问题。
笔者相信,舆论在醉驾入刑一周年的反思,正是点中了问题的要害!缓刑过多,让本应更具威慑力的醉驾入刑,比执行前的处罚还要轻,这又如何让醉猫们长记性呢?笔者相信,最牛“二进宫”出现在广州,跟这个问题有必然的关系。仅仅几个月就故态复萌,必定跟违法成本太低有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那难保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二进宫”,甚至“三进宫”者涌现。
知屋漏者在檐下,知羊亡者在牢间。全国“最牛”醉猫在广州涌现,正是对广州的点醒,对广州的警示:该好好堵塞漏洞,扎紧羊圈了。
标签:醉酒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