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驾校400报名电话:400-6288-065
海淀驾校 > 海淀驾校新闻中心 > 交通法规 > [街谈]醉驾之旅,一旦死亡会死很久

[街谈]醉驾之旅,一旦死亡会死很久

日期:2012-11-03

微博里就是大千世界,日夜都有生死悲欢。

8月19日,一位汕头美女妈妈凌晨醉驾,留下了最后一条博文:好醉,还是得开回家。再后来,发生了一桩醉驾车祸,有网友现场所见印证了当事人衣着特征,汕头交警最终确认身故的女子与博主是同一个人。那八个字就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它被转载了数万次,加上口口相传,想必有超过十万人知道了这次死亡。人们对此名女子的身世所知不多,但这不妨碍她成全了一个巨大的公众教训。有报章言,这是一次令人伤感的拒绝酒驾的公益广告。

逝者已矣,当事者“安娜830321”的微博停止更新,仍有人登录网页,给她做着祭奠式的留言评论。如果不是死亡,开博个半月的她在浩渺微博中,啥也不是。但她终于还是被贴上了标签,具备了前车之鉴的意义。到底是死亡带走她,还是成就她,两慨叹。

酒驾和醉驾体现在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不同,自从它们入了罚则后,对于它们的罪与非罪,一度有喧嚣。可在致死的威胁前,就它们所具有的能掠夺生命的能量而言,并无本质不同。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慢慢地被当作驾驶规则,可也还是常被破坏。

从拒绝酒驾的社会宣传效应说,似乎只有鲜血和死亡才能真的起到警醒的作用,就像这位孩子妈妈的悲剧那样。但这种悲剧对其他驾车人的震动,能维持多长时间?只怕也是难说。死亡带给人的命运感,是无法分享的。死者与生者到底还是相隔遥远。

因此,酒驾和醉驾的问题,看似是交通条例,实质上是有没有敬畏的问题。没有敬畏感,再怎么自律的人,也会在千奇百怪的酒席上被打败。而我们深知,敬畏这个词汇所包含的东西,在生活中极其少见。不错,酒精能杀人,但若没有醉客的配合,此种杀生模式也是摆设。

驾车是给人方便,是突破限制。而防止酒驾是在突破极限时谨守底线,这是驾车的时刻面临的矛盾。血液里有没有酒精,含量是多少,直接决定与死神的距离。这是一道换算题,死神不喝酒,而人会酗酒,问题不在死神那。人要溺毙于乙醇,老天爷也救不了。

总之,自从学会了开车,人就多了一种死亡方式。所谓死生事大,因而对驾车这事的安全防范总是首要的。夺人性命,或自我杀戮,只在一闪念间。搁在屋里,再严重的宿醉也能苏醒,可遇上百无禁忌的狂浪时分,踏上不可逆转的醉驾之旅,一旦死亡,就会死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