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
特派北京记者孙朝方报道:“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成为新一类马路杀手。”全国政协委员雷后兴说,全国众多的驾驶人员对药物会影响正常驾驶全然不知,包括公交、出租和长途客车等司机,给马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他建议,将禁止“药驾”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
雷后兴说,在日渐增多的交通事故中,相当部分与机动车驾驶员服用某些药品后产生副作用有关。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目前,随着国家对“酒驾”的治理,“喝酒不开车”意识已深入人心,却少有人有“吃药不开车”的概念。雷后兴说,国内对药驾造成交通事故的研究较少,多数人并不清楚,服用某些药物后驾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曾就药驾问题在年轻驾驶员中进行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不知服用某些药后驾车的危险性。
事实上“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最常用的感冒药也易出现嗜睡、眩晕等症状,从而引发车祸”,雷后兴说,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和医学临床经验表明: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类药、降糖药等7大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服用药物2小时内不能开车,最好5小时内不要驾驶机动车。一些中药、保健品等对驾车也有相同的副作用。保健品虽非药品也会引发药驾的不良反应,如脑白金,主要成分褪黑素就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