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舍近求远折射驾考管理的混乱
自今年新交纲实施以来,上海学车费用大幅上涨,从原来的4000至5000元一下上涨到了目前的8000元左右,而考试通过率却明显下降至6成左右。记者调查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外地驾校的驻沪机构生意明显好了起来,学费低、通过率高,异地转证方便,成了他们招揽生意的法宝。(4月29日《劳动报》)舍近求远一般不是精明人会去做的事情,但为什么不少精明的上海市民在学车上选择舍近求远选择异地学车呢?很明显,上海周边地区的学费低、通过率高,异地转证方便,是他们选择的最主要目的。各地在驾考方面的收费、通过率等方面的差异,也催生了一些“黄牛”趁机敛财的商机。
其实,驾考舍近求远这种事情,笔者在十几年前就有所耳闻。当时,在老家上班的时候,就不少外地的投资客商因他们户籍所在地的驾考收费过高,通过相对比较难,都选择在我们老家进行考证,甚至于后来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要考驾照都会通过一定的关系办个暂住证就轻而易举的报考了。
目前的驾考培训处于垄断管理,但是各地的考试具体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然,最主要的是收费标准的不统一,而且差距还挺大。全国各地驾考的管理的混乱局面,也导致了一些人在报考上选择了投机取巧。就驾照成本而言,全国都是一样,差距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学车的成本上,因此,驾考培训费明着是通过各地物价部门的审批,但实际上,各地的涨幅不一,收费标准不一,导致收费标准的差距十分明显。
就公民直接报考驾照问题,公安部虽然没有直接否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但是,目前,公民绕过驾校选择直接报考成功的例子还没有出现。受各种因素影响,公民直接报考驾照也暂时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学车舍近求远折射驾考管理的混乱。即便目前的收费标准等问题难以实现全国性的统一,至少可以在同类城市之间进行统一规范,分级制定标准。而驾校收费涨价问题,更不能无底线的随意上涨。此外,一线城市的驾驶员免不了要在城市高架道路上驾驶车辆,假如一线城市居民前往经济相对落后省份报考就很有可能缺少这方面的培训和考试,对其日后开车是不利的。当然,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说明了驾考内容上,各地的差异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出台相应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