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体检成摆设 何谈“史上最严格”交规
报名学车,要不要体检?很多人都会茫然摇头:“好像不要吧,只要带上身份证和钱就能报名,最多查个视力什么的。”昨天,就有网友担忧地发帖称:单位一同事,几年前脑出血,至今仍在康复期,走路都不稳,已在办公室跌倒几次了!但是前不久却顺利通过了驾校报名,“这让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可以吗?”那么,驾校报名到底要不要体检?( 5月2日中国青年网)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交规实施后,违法违规行为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也不同程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单纯的违章后加重记分制、马路杀手、学员重大疾病的隐瞒以及为回避扣留驾驶证、重新学习考试的记满分处罚而出现的“借分”等种种问题。同时,培训费的暴涨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如有的驾校不是改进其教学方式,而是培训费应声暴涨,一些地方驾校培训费最高涨至7500元,最高涨幅已超过五成。不久,媒体报道,重庆市车管所按新交规开展驾考以来,各科目的通过率相比去年都有所降低,科目一合格率不到13%,而在长沙市交警部门表示,1月6日起长沙正式按新规实施驾考,科目一考试通过率不到10%,而以前通过率最高超过了80%。
在新驾考实施之初通过率惨淡的现实面前,不少地方的驾培陷入了培训水平赶不上培训费增长的尴尬境地。
“史上最严格”新交规听起来挺振奋人心,可是不知道在“最严格”之下,缘何会出现了如此低的通过率呢?甚至出现驾校体检形同虚设,连走路都不稳的人也能学车的现象奇怪了。如果说驾校报名体检有空子可钻的话?,那我们的“最严格”还有多少意义?
因此,笔者想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规范驾培行业管理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需要我们管理者在制定之前既要主动运用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也需要制定之中的反复比较论证,甚至充分博弈以及实施之后的评估,管理者做到没有?二是公安部门作为国家公共安全部门制定如此法律有“真空”地带的条文,是不是有点让人忍俊不禁呢?
现在,我们暂且相信网民所说的“史上最严格”的新交规这句话,但是,笔者要说的是,我们从来就不缺这样的“史上最严格”的新交规,缺的是对新交规的执行力,多的是对新交规的置之不理。由此看来,制度规定再严格,如果形成了利益关系,制度就成了摆设。
为杜绝当前新交规出现的上述问题,规范驾培行业法律监管措施。当务之急,我们要的是管理者要立即行动起来,制订、完善驾培行业科学执行监管体系和寻求相关技术手段来管控驾驶学员的医疗体检操作流程,除强化医疗机构监督职责外,还要在实施驾驶学员的医疗体检操作流程中引入二次监督机制,最好是组织由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来完成;让社会充分地进行监督、让驾驶学员积极地参与,体现阳光与透明。
所以,只有我们强化管理者、驾培行业和医疗机构等部门的责任,严格把好制度关,打好“预防针”,走出“监而不管”的怪圈,并利用网络等公开监督平台,实施阳光工程,莫让驾校体检成摆设。(长江网 乔建平)